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[書記] 《禱告》 Ch.12 渴望話語流暢


《禱告》這本書,提供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禱告
禱告最重要的是與神建立關係,調整自己的眼光心思,與神同步同行
這本書,可以更新我們對禱告的看法,也讓我們更喜歡、更願意、更自在的禱告
如果你對禱告有所疑惑或困惑,或著想要好好學習禱告、認識禱告
相信這本書會對你有極大的幫助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禱告》Ch12 渴望話語流暢

這一章,提到了持之以恆禱告的重要。
任何事情,要有價值,都需要持之以恆才看的見
我們的社會文化現在要我們「想要什麼就要立及得到」,
我們已經失去了「延宕滿足」的犧牲忍耐精神。
以致於我們更難在禱告的事上專心,或著不因「看不到果效」而感到挫折。

養成習慣。讓自己常常來到神面前
這會是個操練,但亦會是個值得投資與養成的習慣。
因為,這個習慣,是在「與神建立關係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章節大綱

<調整期待>
<定下習慣>
<按時去做>
<兩個世界>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許多「排定時間禱告」的經驗與例子

.年輕的罪人利用戲劇化的公開悔改與見證,翻轉自己的名聲。

小心這種禱告,尤其是我們在做改變的見證時
我們究竟是在見證過去撒但在我們身上的作為(以惡為樂)
還是見證上帝的幫助與改變?



.有一些禱告會深深地感動了我,並且令小組更有默契;
 另一些禱告會卻似乎只是在互爭地位。
 我也曾受到誘惑,想靠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禱告爭取自己的地位,
 表面上對神說的話,其實也是在說給我周圍的人聽。

禱告的時候,真的要小心,要注意
我們究竟是在和神說話,還是想藉此說給身邊的人聽?



.我如今學習不要再刻意劃分禱告和我生活中的其餘部分,
 而是邀請神來「打擾」我緊密安排好的生活。



<調整期待>

.布耶赫納曾經有過一段覺得禱告既不自然又很造作的生命時光,
 他回想那些日子,覺得自己「並不是在禱告,只是一個[佯裝]在禱告的人。」


.(某女士的話)
 我認為禱告與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(每當我這樣說,大家都會側耳傾聽。)
 大多數人對他們的性生活都有埋怨,只有少數幾個成功的例子。
 性與禱告都是被過分美化的親密關係。
 我們認為我們理當在性和禱告方面,都始終處於最高峰的狀態,
 這樣的想法引起錯誤的期待,反倒破壞了親密的感覺

.一個被傳媒滲透的文化,使我們期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,都有馬上解決的方法。
 然而關係上的問題,卻很少有快速容易的解決之道。

如果與神之間的問題是「關係」,那,我們是否真的常在求「速成法」呢?


.假如公式化的建議,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,都不太有用了,
 試想與神交往又會怎樣呢?
 我們大概很難期待與神結伴的秘訣,光靠一套新的錄音帶、另一本書、另一個牧師,就夠徹底掌握。

PS:看這本書也是啊
  我們也不該期待只是透過讀這本書,就和上帝的關係變得很好啊!


.假如我花了同樣的精力在高爾夫球或學習外語,我大概會看到成果。
 然而,我卻發現,禱告比其他東西更需要意志力。
 禱告無法保證每一次都會有相應的報酬,許多時候甚至和你所想的結果頗有出入。
 換言之,
 在缺乏證據和報酬的情況下,禱告需要的是你真心相信神在傾聽,真的相信禱告有用。

.每一次,我進入另一種文化,都需要按照他們的、而不是我的規矩來溝通。
 因此,如果我要認識神,我也需要學習使用一個新的溝通方式;
 畢竟,我是在尋求與一位眼睛看不見的神結伴。

如果我們想和上帝溝通對話,建立關係
我們到底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,還是用上帝的方式呢?


.他認為學說西班牙文,也是一個讓他持續不斷學習謙卑的功課。
 不錯,他在進步,但是每天仍然都會發現自己有些地方沒有表達清楚, 
 有時連意思上的細微差別都沒意識到。


.假如我想流利地學說一種外國語言,我就必須騰出時間;
 在這學習的過程中,毫無疑問必須放棄某些想做的事情。
 我必須一再努力,持續不斷,儘量不去理會新手可能會有的笨拙感受。
 我堅持不懈,只因為我珍惜最後的結果
 而幾乎每一樣有價值的事-學習一種運動、掌握吉他技巧、改進電腦技能,都要求同樣的過程。

禱告也需要學習,也會有「新手期」的那種挫敗感。
但,我們是否常因為新手期中的挫敗感,就放棄學習了呢?


.我們如何才能學會禱告呢?
 德聚莎修女回答說:「藉著禱告…假如你希望禱告的更好,那麼你就只能更多地禱告。」



<定下習慣>

.也許你的禱告常常看來沒有什麼用;
 可是當你保持禱告的習慣,假以時日,你便會發現,有些事情真的發生了!

.我慢慢發現,在這段禱告時間所出現的想法和影像,常常跟隨著我一整天,三不五時從腦海中冒出。
 我因此比較可以從神的觀點,看待我周圍所發生的事和我所遇見的人。

禱告的一個很大的重點,是幫助我們用神的觀點來看待事情


.「告訴自己可能會在禱告結束之後就死去」,他們(一些中世紀的作家)認為這樣做,
 可以讓我們的禱告更有力道。

.如果把禱告看為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律,我對禱告的抗拒感便會增加;
 當我把它看為一段與神相伴的時刻,我的抗拒感便會減少。

.真正的禱告是發自內心,是心中的渴求。

.(某婦人的表達)
 我曾經問我自己:[神到底對我的禱告生活有什麼期望]
 我的答案是,神希望與我有一個愛的關係。
 神並不想要一個員工,祂想要一個新娘。
 真正的愛永遠可以找到方法-也許不是同樣的方法,或是指定的方法-
 不過肯定是個能表現出愛的方法。
 這正是神對我的期待。

.當生命改變,我的禱告方式毫無疑問也會改變。
 一個與慢性病博鬥的人,與一個擔心期末考試和吵鬧室友的大學生,兩人的禱告顯然不一樣。

我們的生命會隨著我們的生活階段一直改變
不容否認的,我們的禱告也一定會改變
所以,不要堅持或著緊抓著某種禱告方式不放
記得,禱告要的不是達到一套「規則」,而是建立一個「關係」


惟一致命的錯誤是停止禱告,並且不再開始。



<按時去做>

.現代人的禱告障礙,最大的環節就是資訊社會的「噪音」襲擊-
 聊天室、手機、電視、電信、iPods、網路,簡直把禱告牠淹沒了。
 讓這些儀器維持在開機的狀態,比起安靜地坐下來與神交談,
 前者的吸引力似乎更大,而且會讓人覺得自己更有生產力

.禱告的人發現自己要與沉悶、疲累,和一種揮之不去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的感受博鬥。
 我們不明白[問題到底出在哪裡]

我們禱告的目的,是要與神建立關係,而非祈求神蹟降臨,或著試驗上帝真不真,靈不靈


.以前的社會看重克己和「延宕滿足」(EX為了長遠的目標而做短期的犧牲)
 到了70年代,這些常規改變了:克己的道德演變成自我實現的道德。
 我們聽從自己感情上的需要,並且要馬上實現,不要犧牲,也不要等待。

.在新的規則下,禱告失敗了。
 禱告要求紀律,需要堅持不懈地度過黑暗和乾旱的時期,其結果亦難以測量。
 很少禱告能馬上滿足我們情緒上的渴望。

.新約經文確實把禱告比作一項在持續的掙扎中,我們所使用的武器。

.我知道如果我計劃七月份步行橫跨德州,還要背著重六十砣的背包,我最好先鍛鍊一番。

如果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下一步我們要做什麼,我們絕對會好好努力做預備的。
但,似乎很多時候我們的問題就在於,我們並不願意真正去面對我們所要面對的「下一步」
包含...上帝的審判。


.我早就學會不要問自己:「你今天想跑步嗎?」我只管去做。

是啊,很多事情,
也許該問的是:「我想養成習慣嗎?」而非「我今天想不想做這件事」


.禱告就好像運動一樣,大部分的收穫,都是持之以恆,按時去做的結果。

.很多時候,我無法說出任何一個禱告的直接好處,
 然而不管我有沒有得到好處,我都繼續堅持。
 我按時出現,希望藉此更認識神;
 藉著「安靜獨處」這個獨一無二的方法,我甚至可能會聽到神的聲音。

.多年以來,我一直抗拒固定的禱告習慣,認為與神交往應該是自發和不受拘束的。
 結果是我不常禱告,也很少從中得到樂趣。
 我發現我需要固定的操練,以致我可以有那些自由與神交通的非凡時間。



<兩個世界>

.(中古時代)教堂的鐘聲響起,所有聽見的人便會停下來,背誦指定的禱文。
 這樣可以強迫他們想到神

.當我禱告的時候,看起來好像把我的世界縮小了,從現實的世界退隱到耶穌比喻中禱告的內室。
 其實我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,一個同樣真實卻看不見的世界,
 這世界有能力改變我和改變那個我從其中隱退出來的世界。

.我往往在腦海中塞滿了各種形像(EX:好萊塢中的女體形像),沒有給神留下地方
 禱告使我們「心意更新」(羅12:2)。
 這包含了兩個步驟:除掉不討神喜悅和傷害我的東西(其實二者並無分別),
 並且容許神把更重要的東西放在我的腦袋中。

與神交往並不只是為了帶來一時的狂喜,而是要裝備我面對餘下的一生。

禱告,不是只為了解決當下的問題,而是和一位掌管我們生命的主建立關係,讓他可以成為我們一生的幫助


.禱告並不代表從生活中隱退下來,而是把我們在世上面對的事情-
 自然界的韻律、騷擾我們的問題、受傷害的情緒、性格上的衝突,
 帶到神面前,然後求神賜下新的觀點和精力,讓我們帶回去原來的世界。

.簡言之,禱告邀請神進入我的世界,並且領我進入神的世界。

.求神使我在接下來的一整天,對任何一個來自祂的「打擾」都提高警覺。

.「神啊!求你向我指示你今天要做的事,和我可以怎樣參與。」
 很奇妙,當我在禱告中預先審視我的一天,一天中各樣事情的優先次序就會得到調整。

.另一方面,晚上的禱告可以很自然地為我們的一劃上句話。

.如果有一個固定的地方,可以幫助我安靜下來禱告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※[故事] 你以為你掌管一切 (連結

 神馬上很不客氣地回答說:「派特森,你健壯和生病的時候都有一樣多的時間,同樣有二十四小時。
 你的問題在於當你健壯的時候,你以為你掌管一切;當你生病的時候,你知道事實不然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================其他閱讀短文================

★挖一條小通道★ P.233
★抓住機會的禱告★ P.24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