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[信息] 馮姐CD-13. 如何與父母相處而不抓狂 重點筆記

最近開始重聽馮姐CD,簡單做些重點筆記
其實感人的都是裡頭的例子與故事,聽了都是會掉淚的
不過~那些就沒辦法在筆記裡呈現囉~
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聽聽原CD,情感度一定會大增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01. 學習長大成熟
- 請先自省,你和父母的關係是融洽愉快的嗎?你是打從心裡樂意和你的家人相處嗎?還是只是基於責任或是孝道嗎?
- 你的父母親在等待,與你有更美好、健康、平衡的關係
- 在主裡聽從(obey)父母 ---(成年後)---> 孝敬父母
- 孝敬不是指百依百順,而是「一個人自願地將敬重、美名、榮譽、價值厚厚地加在另一個人身上」,在英文是: honor
- 父母除了不放心,同時還會有「不捨」
- 子女需要學習長大成熟: 為自己負責任,自己做的事自己收尾,別期待父母出面解決
  - 你還是學生嗎?住校還會帶髒衣服回家讓爸媽幫洗嗎?
  - 你吃完飯會洗碗嗎?
  - 你和父母親要零用錢嗎?
  - 你會照顧你自己了嗎?
  - 你已經沒有自由說「我今天xxxx是因為我從小的成長環境中,我爸媽xxxx」
- 長大成熟的意思是,不再責怪任何人,或要任何人為你今天的情況負責任
- 成熟的人會說:「那是我的過去,but ,我現在要為我的問題來處理,來改進」而不再是把責任丟給過去
- (馮姐為工作和父母意見不合的例子)
  - 我知道你希望我做什麼,我也知道你的用意是希望我經驗到個幸福快樂的人生....
    但是我今年22歲了,....我認為我這個決定,是最能夠帶給我幸福快樂的方式
    爸,你能不能給我這麼一次機會,讓我為我自己的人生做一個決定
    爸,我知道,就請你信任我一次。
    如果我將來不幸福不快樂,我絕對不會說我爸沒有告訴我,我絕對會為我自己負起這個責任
  - 我的工作,我的生活,我的婚姻,這是我自己選的路,沒有任何人要為我所做的決定來負責
- 學習長大成熟,我們需要了解「父母親不是完美的」
  - 我們要脫離孩子時期,期待或要求父母親是完美的(這很不實際)
  - 父母親會犯錯,你也會,當你理解他們的不完美,你就可以有更多的諒解與寬容
  - 我們很多的父母親是經歷過戰爭或貧窮的,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會和我們很不一樣(請了解與接納) 
    他們真的是苦過來的,他們真的經歷過「錢可以解決非常多的事」
- 一個沒長大成熟的孩子,會期待他們的父母親是完美的
- 長大成熟特徵: 不再期待父母親來滿足你的需要
  - 1.情感的需要: 他們的肯定,鼓勵,支持,你做的真好。
    - 你需要自給自足
    - 他們給你支持,是恩典,他們沒給你支持,你也不能要求他們要這樣做
  - 2.經濟上的需要: 要能經濟獨立,不要再依賴父母
    - 如果你住在家裡,請分擔家裡的開銷
    - 只有當你能夠經濟獨立時,你的家人才會信任你
  - 3.生活上的需要: 洗衣服?分擔家事?做飯?
  - 當兒女有這些方面成熟的表現,父母要放手,就不是什麼太難的事了

02. 學習饒恕
- 家庭會傷人,大多數人在家庭中,都受過父母「無心」或「無法控制」所造成的傷害
- (一個孩子因父母在外經商,所以認不得自己媽媽的受傷的例子)  
- (一個孩子被媽媽丟到河裡的例子)
- (父母離婚,因為孩子像爸爸,像媽媽所痛恨的那個人,所以常被媽媽苦待的例子)
- 無論如何,我們都需要學習饒恕
- 我們不需要帶著過去的傷痕在我們裡面,讓這種傷害不斷地來折磨我們
  不要把父母親關在心裡的牢房裡,讓他們來折磨我們,我們要把這些傷害的往事與人物,釋放出來
  我們容許這些人事物一直來傷害我們,這是沒必要的
- 你對你父母親,是熱絡的嗎?還是冷默的呢?如果是冷默的,那很大可能表示,你心裡對他們有苦毒有懷恨
- 你父母不可能用完美的方式對待你,因為他們從小也沒被這樣子對待過啊!你不需要要求他們,因為他們也做不到
- 饒恕是,讓上帝來醫治,來彌補
- 幾個建議
  A.安排一段時間獨處(至少1hr)
  B.獨處時,帶著筆記本(or聖經),感謝上帝給你這樣子的父母
    雖然我們不明白上帝容許我們的父母親在我們的生命中造成的傷害
    但,上帝會給我們能力讓我們面對這些歷程
  C.寫下所有你能記得的,父母親傷害你的事或話
  D.把這顆受傷(想報復) 的心交給上帝
  E.和成熟的人(你能信任的人)分享(幫助你清除心裡的垃圾)
  F.如果你認為需要和父母親談談,請先和你的輔導(或較成熟的人)談談
    因為有些很尖銳的事,如果沒辦法好好處理,會越來越糟糕    
  G.用美好的回憶來取代不好的回憶
  H.如果必要的話(你曾傷害過父母親),請你主動地去請求饒恕

03. 學習孝敬
- 如果你沒有長大成熟,如果你不能饒恕父母,那你很難孝敬他們
- 你的父母非常渴望與需要,感受到你對他的感激
- (一個老太太癌末,最後一晚,等兒子回家說最後一句話的故事)
- 如果你很少和你的父母親表達對他們的感激,他們在等待
- 真誠地和他們表達你對他們的感激,這是你能夠對他們所做的最孝敬的一件事
- 想想你的父母親做對了哪些事情,然後把他寫下來
- 寫一張正式的感謝詞,向你的父母親公開地表達敬重與讚揚(尊榮父母),這是公開尊榮他們的好方法
- (馮姐的感謝詞)明確、具體
- 建議大家,經常和你的父母親保持聯絡
- 能夠和兒女講講話,是父母最期待的
- (感恩節沒回家過節的男士,遇到買花去墓園的小男孩的故事)
- 這真的很難,所以我們要請耶穌幫助我們


 

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

[故事] 信心是不跟著感覺走

本故事取自《態度急轉彎》一書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信心是不跟著感覺走 P.273

  信的一項定義是:不管我的感覺如何。這很重要。

  或許你正歷經財務困難,所以感覺例行的十一或另外給教會奉獻不符合實際;我可以理解資金不足所引起的恐慌。我在聖經學院的時候,可以說是一貧如洗。當時我們每個星期的支出大約在180~200 美元之間,而我擔任青少年牧師的週薪是150美元。記得當我在支票上寫下「一十五元整」作為十一奉獻時,心裡想著:「我還要奉獻嗎?我都已經所剩無幾,甚至缺乏了」

  那種恐懼和挫折感很真實,但與上帝的信實相比,那些感覺頓時失去了意義;上帝當時在教導我們重要的生命課程。我學到的是,上帝忠於自己說過的話,所以我們可以信靠祂來滿足我們一切所需;但是,條件是,我們要憑信心選擇順服上帝,拒絕被感覺牽著子走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[故事] 丈夫是未信者的例子

本故事取自《態度急轉彎》一書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丈夫是未信者的例子 P.271

  假設你的丈夫是未信者,身為基督徒的你,極渴望有個基督化的家庭生活。但丈夫還不想信主,只是偶爾陪你去教會-或從來沒有。你心想:「我有什麼辦法?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?我要如何影響他?」上帝的話中有你要的答案。彼得前書三章1~5 節提到,若有不信的丈夫,他們雖然不聽道,也可以因妻子的品性被感化過來。倘若你一直把講道的錄音帶塞給他,要他讀屬靈書報(甚至是這本書),懇求他聚會,你這樣只是依循自己善意的規劃。
但如果你聽從上帝的旨意,你就「要順服自己的丈夫;這樣,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,他們雖然不聽道,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」(彼得前書3:1)

  如果你每晚都說:「你要和我一起看這場講道的錄影帶,」並且一直煩他,說:「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信主?」那麼,有問題的是你自己,並不是你的丈夫。你可以照自己的意思說你相信上帝的話,但你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是你不信。若是我們相信上帝的話,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來,那才是真正的信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[故事] 鋼球實驗-你真的相信嗎?

本故事取自《態度急轉彎》一書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鋼球實驗-你真的相信嗎? P.270

  真正的信心總會表現在生活中。有各式各樣的事情,我們都說自己相信-但是實際上卻不見得,因為我們生活的方式沒有表現出我們的信念。有一位物理學教授正在課堂上講述鐘擺運動和能量損失的課題,他決定以實物示範來證明一個觀點。他告訴學生,鐘擺若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,擺動的弧度一定會越來越小;假如你從某個高度開始讓它擺動,再盪回來的高度就沒有一開始的高。教授寫出這項數學公式,並畫圖說明給全班聽。他鼓勵這群學生對他所講的提出質問,看看他們對這項原理有否懷疑。他問:「有多少人相信這項原理正確無誤--鐘擺的擺動弧度會越來越小?」

  全班異口同聲說:「喔,我相信這個原理!」「是,我當然相信。」

  「恩,太好了。」教授繼續說:「現在你們都準備好要看示範了。」
  他走向一個幾乎碰到地板的大鋼球,球的上方連著一條鐵鍊,從天花板的樑埀吊下來。球的對面放著一把空椅子。

  「我來說明這項示範要如何進行,」他說到。

  「有人會坐在這把椅子上,然後我把球拉到差不多碰到他下巴的高度,再放手。球會先盪到另一邊,然後再盪回來,往下劃過這個空間,並盪向這把椅子。」

  「有多少人相信這個球的擺盪弧度一定是一次比一次小?所以球盪回來的時候,坐在椅子上的人根本沒有被撞到的危險?」全班都舉了手。

  「誰要第一個出來坐在這把子上?」教授問他們。猜猜看有多少人願意?一個都沒有。
顯然,你說你相信某事物,與真的相信之,兩者間是不同的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這個觀點很重要,因為只有當你坐到那把椅子上,唯有在你願意冒險的時候-信心才會與神一起行動。

[故事] 籃球場上的愛

本故事取自《態度急轉彎》一書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籃球場上的愛 P.218-219

  最近我因為兒子藍登和他的摯友麥可(他們全家都在豐收聖經教會聚會)而得到很大的祝福。他們兩個參加了七年級籃球隊的選拔;凡是想要進入某高中就讀的國中孩子都會去參加。總計有四十人參加。星期四晚上,教練會在訓練名單上剔除二十人;星期五再刷掉一些,最後就會剩下十二人。所以,我曉得藍登被選上的機會不大。但他們兩個還是攜手去參加甄選了。

  隔天,球員都必須打電話詢問錄取與否。麥可被分配到的號碼是十三號,藍登是十二號;電話錄音會播出通過第一輪篩選的球員選碼。因此,星期五午休時間,麥可和藍登就在學校一起播聽那通電話;他們都很希望被選上。電話裡預錄好的聲音先說,唸到號碼的球員當天晚上要再度回到球場,然後開始宣佈:「一號、二號、三號、四號、六號、八號、九號、十一號、十三號…」麥可被選上;藍登則沒有。

  藍登回家後,臉上還掛著失望的淚水,於是我們談了一會。他說:「爸,你知道的,我們一掛斷電話,麥可就轉頭對我說:『藍登,你球打得比我好,應該是你被選上。若你不希望我晚上去練習,我就連去都不去。』」

  藍登也轉頭對他說:「你知道嗎?我要你去。我希望你加入球隊。」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叮咚!這就是愛沒錯;我很驚奇,也為他們這麼成熟的反應感謝上帝。
當你愛生命中遇到的人,就絕不會讓你的成功或他們的成功來礙事。

[故事] 稱為愛的解毒劑

本故事取自《態度急轉彎》一書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稱為愛的解毒劑 P.215 216

  到目前為止,你們曉得我很敬佩林肯總統的一生。他早年政壇上的一個對手,埃德溫.M.斯坦頓(Edwin M. Stanton)極端嚴酷且挑剔。在一場演講中,他稱林肯為「卑鄙狡猾的小丑」。他也把林肯說成是「原始大猩猩」。在另一個演講的場合,他說:「太荒謬了。大家何必遠赴洲看大猩猩呢?在我們伊利諾州的春田市不就有一隻了嗎!?」若這句公司的話是在說你,你會不會很受傷呢?但林肯從未對此毀榜做回應,也不曾說過對方的壞話。他既未報復,也從不曾批評對方!為什麼?因為愛是恆久忍耐。經文中還說:「(愛)又有恩慈」(4節)。這一節的意思是:

*不光要被動地忍受,也要主動地釋出善意。
*不僅被動地接受人,也要主動地表達你的接納。
*不只站在房間一角說:「她快把我氣瘋了,所以我盡量避開她,」
 而是要親自走過去,想辦法以擁抱或言談的方式接納對方

  愛是仁慈的;愛會找到辦法表達對那人的接納。若沒有愛,我們可能把那人當作批評的對象。

  埃德溫.M.斯坦頓不斷地抨擊;但林肯就是不回應,他拒絕報復這樣的非難。可是,在選上總統之後,你猜他任用誰擔任美國戰爭部長?就是無情地毀謗、羞辱他的那個人-埃德溫.M.斯坦頓。林肯的朋友都不敢相信,問他為什麼做此決定,他答道:「因為他是最佳的人選。」

  幾年之後,這位遭到暗殺身亡的總統,遺體供人瞻仰之時,斯坦頓望著靈柩、含淚說:
「這裡躺著的是史上最偉大的領導者。」他的敵意終因林肯長期忍耐、絕不報復的靈而消融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,也是批評態度的強力解毒劑

[故事] 比爾蓋茲別煩我

本故事取自《態度急轉彎》一書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比爾蓋茲別煩我 P.198~199

  一位生意人坐在「紅毯俱樂部」裡,我把他叫做克里斯,那是機場一處設備不錯的候機室兼休閒空間。克里斯本來在電話中與人閒聊,無意中發現微軟公司的比爾.蓋茲就坐在他對面看報紙,便不多矜持,走上前說:「請問你是比爾.蓋茲嗎?」

  比爾從原本埋首閱讀的報紙中抬起頭來說:「我是。」「第一次當面遇到你,我覺得好興奮,我終於能認識一位名人了。以前一直沒機會。」他高興地口齒不清。比爾只是衝著他微笑,就像是說:「現在你可逮到機會囉。」

  這個煩人的男人繼續說:「這真是大事一樁。我簡直不敢相信能親眼見到你本人。
是這樣的,待會我要和幾位重量級的客戶開會,不知道可否請你幫個忙,我真的希望他們對我印象深刻。對了,我叫克里斯,你可不可以在會議當中進來拍拍我的肩膀,跟我隨便打聲招呼,然後我再隨機應變。如此,他們為我們兩個認識,而對我刮目相看。」

  出乎意料,蓋茲竟然一口氣答應了。

  幾分鐘之後,克里斯和客戶正在開會,盡力想表現得很好;果然,不久就有個人過來拍拍他的肩膀。他抬起頭時,比爾.蓋茲正好說出:「嗨,克里斯。最近可好?」

  他接著答說:「別煩我,蓋茲,你沒看到我正在開會嗎?」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這則小故事是朋友以電子郵件寄給我的(是真是假請你自己判斷)。一讀完這個故事,我感同身受。那種感覺就像你誠心幫助或特別關照某人,突然間卻遭到對方的「酷刑」一般。

  我們生命中大部分的困境皆起因於這種難以相處的人。而且,當我們想盡辦法要離開曠野時,若是越經常面對他們,我們的反應就越負面,然後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