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[書記] 《尊榮父母,帶來祝福》 Ch.15 當傷害已深


『當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─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。』(出埃及記20:12)
這本書,幫助我們處理與回應與父母的互動,幫助我們看重上帝的誡命
「尊榮父母」本身不是一份知識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
願我們不只是讀書,也真的能夠由心而發,被上帝調整.改變.以致尊榮父母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尊榮父母,帶來祝福》 Ch.15 當傷害已深

這一章,是特別寫給受父母嚴重傷害或是虐待的人的。
我們的父母不是完美的人,他們一定會有做錯事、失敗、或是傷害到我們的時候。
有時是因為他們的無知,有時是因為他們的不成熟,當然有時也是因為他們的刻意(那亦是一種不成熟)

這章仍鼓勵我們即使與家人相處受傷,我們還是要努力孝敬父母
因為,
一來,那是上帝對我們的命令與應許
另一方面,這同時也是一件我們內心其實渴望去做的事(想想我們年老時希望和孩子們的關係是什麼?)
雖然也許這很困難
但我們可以讓上帝來幫助我們。

重要的是,這是「醫治受傷的我們」的一個過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章節概要

<向孝敬父母邁進>
<追尋離開她的母親>
<對孝敬施虐父母者的建議>
※受虐者需要承認的八個事實(略)
<另一個選擇>
<幾點提醒>
<你能找誰?>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.對那些被父母虐待或拋棄的成年子女而言,尊榮父母的進展,即使很微不足道,也許正是醫治與和好的重要一步。

.靠著神的恩典,經由誠實承認虐待、體貼的原諒,及尊榮父母,來尋求醫治。
 重要的不在於你已得譬醫治,而在於你已在醫治的路上。
 奧立佛,霍姆斯(Oliver Wendell Holmes)說:
 「我發覺這世界上最棒的不是我們站在哪裡,而是我們要往哪裡去。」

如果我們想要得醫治,那麼我們就一定需要走上那條醫治之路,而非期待奇蹟似地忘記傷痛。


<向孝敬父母邁進>
1.不管痛苦多深,我們必須順服神。
2.透過孝敬父母的過程,我們可經歷醫治
3.我們需盡一切力量使父母和神重新和好


.許多受害者被引導相信他們活該受虐,而且是他們的錯-
 如此引導的人往往是傷害他們的人。
 這實在離事實太遠,不過受害者仍須為其他事負責:他的餘生要怎麼過。
 苦毒和憤怒的反應自然可以瞭解,但受害者必須決定,是否讓神帶來安慰和醫治。

大多數的我們都是受傷的人。
受傷會有的反應很能被人理解沒錯
但,受傷的人,還是需要負起責任,決定自己接下來要怎麼過,而非讓自己一直身陷在受傷的情境中。


.事實上,神定意將原本邪惡的事轉為美好。(EX:約瑟被賣)
 同樣的,神會在邪惡的世界裡使用你的限制和環境,把祂的美好帶到你的生命中。
 神並不希望任何人受邪惡虐待,祂沒有造成邪惡勢力,
 但祂允許邪惡的存在。
 然後神會以某種方式,透過像我們這樣墮落敗壞的人,奇妙地將祂的旨意編入我們的生命中。

.孝敬父母的過程可讓我們從狂亂憤怒、否認及矛盾,轉向誠實評估他們的錯誤在哪裡,我們的責任是什麼。
 最終會讓我們轉而信靠至高無上的神。

.受害者偽裝在基督徒口號和標語的華麗外表下,很可能「屬靈化」他或她的問題,否認問題的存在。

這一點,尤其是我們基督徒真的更要小心!


.父母從不知道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力-不管好壞-有多大。
 然而我看到神在孩子心中放著一個信念,從不放棄與父母的關係,他天生渴望愛父母,與他們有健康的關係。


<追尋離開她的母親>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※克莉絲蒂的故事(被母親遺棄)

.我只想有個機會讓她知道我愛她,遺憾沒有早些認識她。

 接下來幾個鐘頭和這個叫「媽」的陌生人在一起,挑戰克莉絲蒂到了極點。
 有好幾次她幾乎決定要離開,因為她覺得很無聊,和眼前這個女人毫無共通之處。
 她媽媽說些克莉絲蒂不同意的事,但最後克莉絲蒂還是水定她去那裡是為了建立關係。
 「我去那裡是為了贏得和媽之間這整場戰爭,所以一路上必須放棄一些小戰役。」

 最後,克莉絲蒂準備要走時,她的眼光與母親相遇,她忍住當時難以遏止的感情衝動說:
 「媽,我要妳知道即使我不喜歡妳過去的作為,但我仍然愛妳,妳仍舊是我母親,
  不管發生什麼事,我想彼此多瞭解些好,妳願意這樣嗎?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.我覺得很完整,因為我已處理生命中的一個悲劇,我不再受制於對媽的憤怒。

.克莉絲蒂說她把四件事列為「改變生命」的重要事件:
 認識基督、結婚、及分別孝敬父親和母親。
 「孝敬父母釋放我去愛、去原諒、接受原諒、愛我丈夫、及作我孩子的媽。」


.我相信孝敬父母這件事,需要你以幫助他們認識救主基督的盼望來面對他們。

.「目標是祝福其他人,而不是確定我們不再受傷害」

.努力使一個人回復到完整的生命。

.關係的門雖然關上,但沒鎖上。

很多時候,也許衝突讓我們感到挫敗,看似門好像已經關上了。
但,門只是關上而已,它並沒有鎖上。
我們還是可以去敲門,開門的。
所以,不要輕易放棄


<對孝敬施虐父母者的建議>

.神不是強迫你這樣做;這是你一定想要做的事

神不是強迫我們,而是祂知道這是我們內心的一份渴望(有時我們甚至不願承認)
所以,祂要幫助我們。


否認事實才是真正的敵人,你必須努力制服不信任、背叛和憤怒的感覺。

※一些建議
1.想到要孝敬父母,承認你可能有的情感震驚、懼怕和憤怒。
2.誠實檢視你受傷的程度
3.依自己的意志,選擇原諒父母對你的所有傷害
4.憑信心感謝神,感謝父母在你生命中扮演的角色


.你也許會認為「我已經受夠傷害了,要生活下去最安全的方法是跟父母保持距離,保護我的心。」
 這些是很真實,無庸置疑的感覺。然而神呼召我們靠信心生活,而非靠感覺,
 祂也呼召我們在關係中走出自我保護,進入放下自我和自我犧牲。

.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神和與人真正的關係,而不在心上有好幾層隔絕,以保護你不再受任何虐待。
 真正的關係需要冒險和真實。


※受虐者需要承認的八個事實
1.我受了虐待。
2.我是受害者,我的身體和靈魂都受到傷害。
3.身為受害者,不管我在受虐中經歷了什麼或得到什麼,我都不需為此犯罪行為負任何責任。
 (注意:此點對曾受性虐待者是事實,但對其他形式的虐待就不完全是事實。
  例如,青少年惹父母生氣,父母打了孩子,雙方都犯錯,父母須為肢體懲罰負責,
  孩子也不該激怒父母。我並非說被打是孩子的錯,只是他必須承擔如何對待父母的責任。)
4.虐待已傷害到我的靈魂。
5.傷害是由無力、背叛和情緒衝突相互作用的結果。
6.我的傷害在程度上、深度上及造成的影響都與其他人不同,但不管發生什麼事,還是值得提出來解決。
7.處理內在傷害需要時間,過程不能倉促。
8.我不能對過去保持一層神秘和差恥的面紗,我也不需和不值得信任及不夠敏銳的人分享我的過去。


.麥道衛說:
 「那是我第一次為父母(父親是酒鬼)感謝神,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羨慕別人的父母,
  但神似乎對我說:『孩子,不管好壞,你認為我使用誰最多,以成就今日的你?』
  我必須承認是我父母。」

雖然這也許讓人難耐或不願承認,但有的時候,真的是那些讓我們最難受的人,造就影響幫助我們最多。
親子關係尤是,因為,那是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放棄的關係。



.「我相信因為我父母,我才能成為較好的爸爸和丈夫。
  是神使萬事都互相效力-祂已經這麼做-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。」

.以順服的心去做,但不必一定要期待正面的反應。

.神比你的父母還大,也許你永遠看不到祂如何處理這事,但祂會解決,這是祂的應許。


<另一個選擇>
※如果沒辦法寫感念文給父母,那就寫了後,獻給上帝。

<幾點提醒>
1.不要把寫感念文當作與父母關係的最後考驗
2.耐心回想正面的回憶
3.瞭解你父母可能拒絕重建關係
4.瞭解神命令我們尊榮父母
5.避免與別人比較
6.當你尋求與施虐的父母建立關係,需極端謹憤。

.關係都很冒險,就是這樣,認識及被人認識的過程需要人心敞開的昂貴代價。

.也許你得承認另一個可能,你父母已經重了些玫瑰花(美好的回憶),你卻不記得。
 這些玫瑰花可能被荊棘灌木叢所圍繞,你必須拔掉荊棘才看得到它們。

再糟的環境,只要願意,依然可以在當中看見上帝的恩典。
只是有的時候我們被「太痛苦了」所困住,以致於只看見困難,看不見上帝。




.有些父母不願為自己的失敗負責,在他們生命的這個階段,可能無法承擔起責任。
 對你的表達,他們的回應可能是變得(或保持)嚴苛、邪惡、心硬-拒絕你的愛。


<你能找誰?>

.許多受害者的悲劇在於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處理,最後卻對自己造成更多的傷害。

※一個透過厭食症以換起父親注意的故事

.我不得不想到,還是有較好的方法來處理這樣的悲劇,
 而神提供了方法,那就是透過與神的關係,
 祂是那位可醫治「受傷者」的神,這影響甚至能延伸到造成傷害的人。


※「與其只是為過去責備你,現在我寧願尊榮你」感念文

.我覺得自己需要做的是幫助父親解決酗酒問題,而不是責怪他。

.我想要與爸爸發展關係的部分原因是我自己有兒子,我突然瞭解到,我也不是個完美的父親。

既然我們都不完美,又憑什麼要求我們的父母完美呢?


.(孩子問)「爸,你幫助那些小孩接受治療,讓他們認識主,走上正確的路,你為什麼不幫助爺爺?」

.「我只想寫些正面的事情,但就是做不到,我跟爸談過,他能瞭解。
 『史坦,如果你以正面的事情開始,那就不真實。』
 我並沒有沉溺在負面的事情上,我想我只是暢所欲言,因為我們已脫離那些情境,我們現在關係已經很好。」

負面的經歷是真實存在的。我們不需要去否定他們。
但是重要的是,我們也不該沉溺在當中


.記得有次我發生意外,左臂差點斷掉,你到萊克伍德綜合醫院來看我。
 有你和媽在我身旁,我覺得很安全。當時我需要你,你就在旁邊。

父母的存在、同在,在無形中給了我們極大的安全感
這些其實也都不是理所當然的
所以,不要輕看了父母的「存在」了


.我要謝謝你沒跟媽離婚,三十九年的相處對你們雙方都很不易,
 在這個「輕易出局」的世界裡,這樣的榜樣是無價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