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

家庭婚姻研習班05-化解衝突(07)


主題:化解衝突(07)
講員:馮姐 馮志梅傳道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(A) 認真的聽 (05)
<關鍵表達-情境2-親子事件>
<馮姐的例子>
<理性與感受>
<護士的例子>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<關鍵表達-情境2-親子事件>

那,再來一次,我們來看親子關係

※情境:孩子放學回來,書包一扔,家門一踹,大哭大鬧
   「我不要上學了,我討厭老師,他最不公平了
    他只處罰我,不處罰別人,我再也不要去上學了!!!」

一般的父母,看到孩子一回家這樣子說,會怎麼回應呢?

「不要哭」 

「發生了什麼事?」

「好好和媽媽說」

wow! 有這樣子的反應,你們已經很棒了

但很多媽媽可不是這樣反應的喔

「你又做什麼好事了?」

「一定是你自己不乖」

「為什麼老師只處罰你」

「不上學?怎麼可以不上學,你將來想幹嘛?做乞丐啊?」

各位,這是過度反應

如果你因為孩子回家抱怨,然後就過度反應
你的孩子以後就再也不敢回家和你講任何事了

就像你太太和你說你婆婆的不好,他要的不是你去罵你的媽媽耶
孩子和你說,也不是要你去罵老師耶

如果我們過度反應,你的孩子以後可能永遠不會告訴你真相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<馮姐的例子>

我以前也有過這樣子的經驗
我那時是班長,老師要我管秩序
那時剛好我在忙,好像是忙著改作業吧
然後班上真的很吵,只是我改的很專心,所以就沒注意到
結果老師一回來看到就很生氣:「你這班長怎麼當的,全班那麼吵你都沒看到啊!」
然後就罰我跪,罰我跪在椅子上一整堂課.....

這什麼嘛....老師不處罰那些很吵的同學,處罰我沒有管秩序......
我就這樣子被殺雞儆猴,罰跪了一堂課(然後全班都覺得很對不起我)

結果回家後,我覺得好委屈,就和我媽說
結果我媽那時竟然說:「你在學校被老師處罰,回家還有臉哭啊?」

WOW!

我那時十歲,我那時就在心裡說「哼!我這一輩子,再也不要告訴你任何真心話了」
我知道我這個態度當然很不好
但我受傷了

「你休想我再說什麼真心話,因為當我說出來的時候,得到的卻是你的羞辱!」

這就是我們過度反應時,孩子們會有的心情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理性與感受>

當一個人來到你面前時,我們需要分辨他是在樓上還是樓下
樓上是指理性的問題,樓下是指情緒的問題
也就是說,我們需要能夠分辨
對方現在是用頭腦和你說話,還是用情緒和你說話
對方給的complain是個理性的需要,還是情感上的需要
如果兩個人的溝通都只在理性,那就表示關係不夠親蜜

如果太太和先生說「我的車壞了」   ,先生說「我了解你的感受....」 這不對啊!
當孩子和媽媽說「媽媽我肚子好餓喔....」,媽媽說「我了解你的感受....」,這也不對啊!

當他們這樣說的時候,這時他們要的是要我們幫他解決問題!
所以,我們需要明辨他人的表達
究竟是理性的問題(需要解決問題)
或著是情緒的問題(需要被支持了解同理)
然後,給予正確的回應

很多時候會起衝突,常常就是是因為我們心裡的感受沒有被解決
這通常就是感受上的問題,但我們用理性處理

有一次 我聽到一個青少年說「讀書好累喔」
媽媽就說「累什麼累,你又不用工作,我一天工作好幾小時,你有我累嗎?」

這媽媽在說理性,但兒子在說感覺

所以 別人在說話時,我們要知道對方說的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
如果是感性的,那我們就要用感受的方面來回應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護士的例子>

如果別人和我們表達情緒,我們卻用理性去回應
這樣的反應就像是在一個急診室裡,有傷患被送進來
這時護士該怎麼說?

「喂,不要滴血,這裡是醫院,請講究衛生....」 不可能這樣吧?

為什麼傷患會被抬到急診室?
那就是因為他無法自救,所以他來找你

所以 一個孩子 他哭著來找媽媽 就是因為他無法不哭

他如果可以不哭,他就不會來找你了
但是因為他現在不能控制他的情緒,所以他才來找你。

如果這時護士拿著記錄本過來
「你這傷口怎麼來的?跳樓?車禍?」
[ 車禍 ]
「喔,這就對了,你一定是交通違規....
 ....
 我看你去上個交通安全的課好了
 你就是需要學嘛」

你知道嗎 對方都快血流不止了 我們還在這裡和他講道理
這樣的傷患進來,可能還會大吼大叫的喔

護士正確的方式是
趕快消毒、包紮、量血壓、心跳、呼吸....,靜脈注射,打點滴
等病患好了,意識清醒了
護士才會問
「先生,請問你有沒有帶健保卡,能不能說明一下....」
「哇....這可能很嚴重,我們也許需要....」



如果孩子回家和我們抱怨,我們就立刻說「那你犯了什麼錯」
這就和護士一樣
這個時候,孩子需要的,不是我們理性的溝通,而是感受上的接納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所以,我們要正確反應....讓我們再來倒帶一次....


※情境:孩子放學回來,書包一扔,家門一踹,大哭大鬧
   「我不要上學了,我討厭老師,他最不公平了
    他只處罰我,不處罰別人,我再也不要去上學了!!!」

你就說「媽媽了解,來,媽媽抱一抱」
你等他穩定下來
你和他說「來,媽媽幫你洗洗手,冰箱有點心」

....十分鐘以後,你再來說「寶貝,你能不能告訴我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....」
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分析歸納才是合適的
各位,我和你保證,這孩子會安靜下來的

各位,這也是為什麼我鼓勵你們要在家裡當家庭主婦,在家帶孩子
這樣才能夠在第一時間接住你們孩子的情緒
你要讓孩子一回家就找的到媽媽
不然現在孩子回家了,然後又去上安親班....到時候他就忘了
他不是忘了,而是他不說了,他不想說了,過去了。
但這總有一天會爆發的
未來有些事情發生時,他可能就會「過度反應」

所以,我們要先把情緒的問題處理好,再來處理理性的問題。這才是正確的順序。
這些 都包含在正確的聽,聆聽的部份
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上一篇 06. 化解衝突(06)  認真的聽(4)
下一篇 08. 化解衝突(08)  認真的聽(6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