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位朋友送了我一本書,書名叫做《做吧,別遲疑!》,英文版名稱為《Just Do Something》
這是一本幫助看重『尋求神旨意』一事的弟兄姊妹們
在面對『尋求神旨意』一事時,能有更合宜的觀點,與注意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盲點
個人覺得,是本相當棒的書!
這本書惠我良多,所以也想要做做書記提醒自己,於是,書記整理就這麼誕生啦!
本書的書記只是個人的重點筆記,另外也會適時地加入自己的一些主觀回應與看法
因為我的書記幾乎都是佳句摘錄
書本上連貫性的思考脈落或著是故事例子,這些我沒辦法整理起來,而那些又很重要
所以
強烈推薦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們,一定要自己去買書來看喔!
希望大家也都會喜歡這本書!
PS:摘錄下來的書記句子都是try 認為很棒的內容
灰色的字為try 自己的補充、條列項目大多為書本內的項目綱要
至於粗體與其他顏色就是try 自己在摘錄中覺得重點中的重點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§《做吧,別遲疑!》Ch.07 尋求的工具
----------- 一個諷刺的「尋求神旨意」的故事 -----------
故事略,簡單的說是一篇《嘲諷電子報》在嘲笑基督徒「因為小心翼翼而不敢做決定」
『他太害怕自己會讓神失望了!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※作者提出的四個工具:(但同時提到,水能戴舟,亦能覆舟,所以要特別注意反效果)
1.開門(別害怕叩門)
2.印證
3.奇蹟
4.感動
●1.開門(別害怕叩門)
應用:將開門當作是「看到機會」是件好事
小心:讓人以「神沒開門」之名行「被動、不負責任」之實
.「開門」的意思不過是神給我們機會,去做那些我們本來就想做且恰當的事。
別把「開門」這件事過度屬靈化了,
神的確可以開門,但很多時候「我們自己」也很常替自己開門
別把自己丟到一扇自己想開然後沒鎖的門面前,然後說這是上帝開的門
也別把自己丟到一個絕境中,閉上帝一定要為你開門(這是在試探主啊)
這些都是需要注意與不好的!
.不要以為好走的路就一定是神為你開一條更舒適的路。
.講到「開門」,可以接受這理論的底線是:
若你知道這是件恰當、該做的事,就要感謝神為你開門。
除此之外,不要假設在新環境中,無論進行得順利或困難,
會與神要你繼續做下去或停止有關。
記住,神對我們生命的心意是要我們成聖,並且祂更容易使用困苦和試煉,
甚於舒適與安慰的方式,來使我們成聖。
●2.印證(EX:基甸試羊毛)
應用:設定合理的目標,的確是個合適的觀察計劃
小心:期待上帝變把戲、以例證行己意
.設定容易達成的目標、保持計劃的彈性是好事;
期待神變把戲給我們看,則恰恰相反。
.在生活中尋求印證,很有可能是冒了違背耶穌教訓的危險:「不可試探主-你的神。」
求印證,千萬別賭上自己和上帝的關係!
求印證的重點在於,「無論結果合不合自己心意都當順服」
而非「如果結果不合我神心,我就....」
●3.奇蹟(EX:「上帝啊,我需要你的話!」然後翻開一頁聖經)
應用:神的確可可以使用
小心:把隨機當奇蹟
.別把隨機經文看得比每日讀經還要神聖。
.隨機經文很容易忽略上下文
.在隨機經文中尋求指引是愚蠢的。
.若人們會受單獨的經文影響,而不在乎上下文,或沒有正確地對照聖經的原意,
那麼,在考慮自己的處境時,他們就可能會做出極離譜的舉動、
期待異常不可能的事、徹底地抗拒常識,同時卻又相信他們有神的話作靠山。
應用經文時,切記要察驗上下文
不然很有可能就會變成那試探耶穌的人了......(太4:6)
●4.感動
應用:的確存在
小心:過份高舉感動(然後推給神、不負責任)
.感動就只是感覺而已,沒有什麼特別。
別把感動、預感、主觀感覺與神的話搞混了。
不過在此並沒有提到如何區分感動、預感、主觀感覺就是了
.要不要憑感動行事,是你自己的決定;
但不要在面臨抉擇時,把它當成一個特別的考量因素,
也不要覺得自己需要平安、舒服的感覺,才能做決定。
我想這裡最重要的提醒,依然是「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」
並且,不要想到什麼「等到有平安....,不要再等了!」
.我們必須謹慎,不將決定絕對化;
也就是不因為這是「禱告過的」,就對這些決定深信不疑。
禱告理論上應該是牧者們的習慣,但牧者也是人,所以也會有犯錯的時候
所以,我們是否不應莫名的將「禱告過了就不會有錯」合理化?
許多時候,我們看見那些犯大錯的基督徒,有的過去也和我們一樣是火熱、真誠的基督徒
不要聽到別的基督徒的壞見證就說「他其實不是真基督徒」、「他的信仰有些問題」
事實上是「基督徒本來就會犯錯,其實我們壓根兒沒比他們好到哪去」
看見他人跌倒應該是要自省,而非為對方冠上「不屬靈」的帽子
然後深信「屬靈無敵」、「禱告過後就不會錯」
最後再在犯錯了的時候,再推給上帝說「是上帝要我這麼做的」!
.在禱告後所感受到的「神帶領」的感動,仍然只是感覺。
.約翰.牛頓所提出的好方法:
「通常,祂(神)以供應需要、垂聽禱告、聖靈光照來引導祂的子民,
使他們能更明白、更愛慕聖經。
神的話不是樂透彩卷,也不是透過靈星鬆散、跳脫原意、與其上下文脫節的經文引導我們;
而是以公義的原則裝備我們,以正確的理解來調整我們的判斷力和情感,進而影響、引導我們的言行。」
6 年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